当气体泄漏时,气瓶柜需通过设计功能和应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控制风险。
一、气瓶柜自身的主动防护功能(设计层面)
合格的专用气瓶柜(尤其是存放危险气体的类型)需具备以下泄漏防护设计,发生泄漏时可自动启动:
1.气体泄漏检测与报警
内置气体传感器(针对不同气体类型,如可燃气体传感器、有毒气体传感器),当泄漏浓度达到预设阈值(如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 25%,有毒气体的职业接触限值),立即触发声光报警(蜂鸣 + 闪烁灯光),提醒人员处理。
部分高端气瓶柜可联动控制系统,将报警信号传输至值班室或安全管理平台,实现远程监控。
2.强制通风排气
配备防爆型排风扇(针对易燃气体)或防腐型风机(针对腐蚀性气体),与泄漏报警联动:报警触发后自动启动通风,通过管道将泄漏气体排至室外安全区域(避免排到室内或其他危险区域),降低柜内及周围环境的气体浓度,防止积聚引发爆炸、中毒。
通风方向需避免气体倒灌,通常采用下进风、上排风设计(因部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,易在底部积聚)。
3.防爆与隔离设计
防爆型气瓶柜采用防爆钢板、防爆玻璃及防爆电器元件(如开关、风机),即使泄漏气体遇火花,也可减少爆炸冲击力,防止柜体破裂导致危险扩散。
柜体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,减少泄漏气体直接扩散至工作区域的速度和量。
二、人员应急处理措施(操作层面)
当气瓶柜报警或发现泄漏时,现场人员需立即采取以下行动:
1.紧急疏散与警戒
立即撤离泄漏区域,通知周围人员远离,在安全距离外设置警戒带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,严禁明火、电火花(如开关电器、手机通话)。
2.切断泄漏源
若泄漏点明确(如气瓶阀门未关紧、接口松动),且环境浓度未达到爆炸 / 中毒临界值,佩戴相应防护装备(如防毒面具、防爆手套)后,小心关闭气瓶阀门,拧紧接口。
若阀门损坏无法关闭,切勿强行操作,立即撤离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。
3.强化通风与环境控制
确保气瓶柜通风系统持续运行,若为手动控制,需手动开启最高档位排风。
打开泄漏区域的门窗(若室内),保持整体通风,但避免使用风扇直吹泄漏点(防止气体扩散加速或产生静电)。
4.专业处置与后续检查
联系安全管理部门或气瓶供应商,由专业人员使用检测仪确认气体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后,移走泄漏气瓶并更换。
检查气瓶柜的传感器、通风、防爆功能是否正常,修复损坏部件后才能重新使用。
三、不同气体泄漏的针对性措施
1.易燃气体(如氢气、乙炔):
严禁任何火源,关闭区域内所有电器电源(如照明、设备),通风至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后再处理,必要时使用惰性气体(如氮气)稀释。
2.有毒气体(如氯气、氨气):
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方可靠近,优先关闭阀门,若泄漏无法控制,需启动应急疏散预案,通知环保部门防止气体扩散至外部环境。
3.氧化性气体(如氧气):
远离可燃物(如油脂、木屑),通风降低浓度,避免因氧气浓度过高引发燃烧加剧。
四、核心原则:快速报警、隔离扩散、专业处置
气瓶柜的设计功能是第一道防线,而人员的规范应急操作是控制风险的关键。日常需定期检查气瓶柜的传感器灵敏度、通风效果及报警装置,确保泄漏时能有效发挥作用。
更多详情请咨询洛阳弗莱仕官方网站
www.lyfulaishi.com